王壹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庞博新股配资网
“芳姐最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今天跟大家聊聊。”
“你敢信吗?天津最早屯田种稻竟然不是为了吃!”
“最近啊,芳姐有件事儿特别受触动……”
一头干练的短发,一双大眼睛、一对浅浅的酒窝,面对镜头侃侃而谈。这是“90后”返乡创业新农人、天津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建芳两年多工作的一部分。
“请叫我‘爱吃大米的芳姐’,听我聊聊,我们的大米不仅好吃,而且还有文化韵味!”这是她在社交媒体推广天津小站稻时开玩笑常说的话。
从“潮味”到“土味”
天津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位于天津市宁河区大北涧沽镇。这也是张建芳日常直播的地点。
今年32岁的张建芳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日语专业,后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获得教育学和心理学双硕士学位。此外,她还拥有瑜伽教练证……这样一个很“潮流”的女孩却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宁河区当起“新农人”,这种从“潮味”到“土味”的反差感让她的选择格外显眼。
从英国毕业回国后,张建芳在北京工作过几年。后来,她还是选择回到了家乡。
“我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对农村充满了感情,我的父母也是做农业的,所以我从小就对农业耳濡目染。在北京工作时我一直在规划未来,想找一份能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我就跟父母提出想回到家乡。他们抱着怀疑的态度让我试试。就这样,我回到了宁河区。”张建芳说。
刚回乡时,她被安排在父亲创办的企业里从最基层的工作跟班学习。在父亲的企业中工作,每次面对父亲都让她倍感压力。最直接的压力来自一些理念的冲突。彼时,张建芳主要负责天津小站稻大米的种植与销售。在父辈看来,大米就是很常规的那种大包装的产品。
但张建芳并不这么认为,“我回来后,把一些新的理念融合进新的设计,让我们的大米产品有了文化的加持。”
最开始,父亲认为“这些奇奇怪怪的包装并不符合当下市场”。很快,张建芳用实际行动让父亲信服起来。通过张建芳设计的创意包装,小站稻的价格提升了,利润提高了,本土品牌的影响力也慢慢做起来了。
如今,从小站稻大米的种植到销售,父亲都放心交给女儿负责。
打造“个人IP” 全力助农增收
产业链的发展归根结底要推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张建芳也意识到这一点,在小站稻各个产业端口都倾注了心血。
在种植端,种子是“芯片”,重要性不言而喻。张建芳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她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承担起天津市水稻产业体系试验站工作。在品种推广上,院企共同努力,引进并推广了6个各具优势的小站稻新品种,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病虫害能力上表现突出。同时,她带领团队对300余个水稻新品系进行田间试验和观察分析,只为筛选出最适宜本地种植、最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
在运营端,她带领公司探索出“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既整合了各方资源,形成紧密的产业发展链条,又精准帮扶农民群体,提供技术、农资支持与收购保障。
在此基础上,公司倡导“订单种植”,构建“五统一”管理模式,推动高标准稻田建设。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公司订单种植面积达50000亩,带动农户累计增收5000余万元,助力5个帮扶村、2700余农户走上增收的道路。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在乡村振兴中的广泛应用,张建芳于2023年5月起在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发布短视频,开始打造“爱吃大米的芳姐”个人IP,宣传家乡的优质农产品和农文旅资源。
通过直播带货,张建芳累计线上销售大米60万单,销售额近1000万元,同时吸引客户到线下实体门店采购。
“既然回到家乡了,就要让更多人通过我的直播了解天津小站稻大米,让这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品牌大米被更多人接受认可。”张建芳说。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落在产业上,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全链条附加值的提升。8月16日,张建芳带领公司员工驱车前往山东德州进行考察,准备开展健康食品的深加工委托试点。
“大米市场也很卷,深加工是大米走高品质路线的一条必由之路。有机会我就要去尝试。如果乡村振兴没有落到农村,没有落到农民,没有落到农业产业的发展上,我觉得偏离了它的轨道,哪怕只做了一点点跟乡村振兴有关联的事情,我觉得我就是在为乡村振兴出力,这就是‘90后’新农人的责任。”在出发去德州考察前新股配资网,张建芳在办公室对记者认真地说道。
嘉喜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